天氣冷,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絨服,可是也有人有疑問,現在買羽絨服都是說鴨絨、鵝絨的,為什么沒有雞絨?
我們給您科普一下,羽絨服之所以保暖,是由于內部填充的羽絨纖維。羽絨纖維是來源于“水禽動物”的天然蛋白質纖維,雞不是水禽,可利用的羽絨極少,所以在材質選擇上,一般不用雞羽絨。
從整體看,優質的鵝絨、鴨絨纖維是不含羽軸,而“雞羽絨”非常單薄,不僅成不了絨朵,還有足以刺穿羽絨服布料的堅硬羽軸,容易造成羽絨外逃。
而且雞毛的纖維結構很單薄本身也不夠保暖,所以羽絨服用鴨絨、鵝絨,不用雞絨。
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了羽絨服是否保暖呢?
含絨量、充絨量、蓬松度,三大要素決定了羽絨服的保暖性能。
現行國家相關標準規定,羽絨服的含絨量最低不能小于50%,含絨量越高羽絨服越保暖。但作為普通消費者,我們無法對商品進行專業檢測。有哪些小妙招能夠幫助我們挑選到更保暖的羽絨服呢?
含絨量或者是絨子含量比較高的時候,它手感比較柔軟,我們在買的時候,我們可以用手去摸一摸。如果特別軟,沒有硬邦邦扎手的感覺,說明絨比較好。最好在買的時候,也聞一下,因為如果羽絨加工得不太好,可能羽絨本身有一種味道。另外還有一點,可以打一打,一個是看它蓬松不蓬松,第二個看它鉆不鉆絨。
最近幾年,鵝絨服走俏市場,雖然價格比鴨絨的貴不少,但還是頗受消費者青睞。鵝絨服真的比鴨絨服更保暖嗎?專家表示:鵝絨的絨朵比較大,絨絲比較長,所以成熟的鵝絨比成熟的鴨絨絨朵大,蓬松度相對更高,保暖性也會更好。
來源 :生活這一刻
(責任編輯:作者)